中玉农业网 >> 蒙自葡萄

鄂尔多斯东胜区打造中国避暑休闲之都凭什么大头花

2022-09-21

鄂尔多斯东胜区:打造“中国避暑休闲之都”凭什么?

4月15日消息: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。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、解决“三农三牧”问题的必然选择,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,也是推动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平台。本报从今日起,开设《“8337”新闻观察走进101个旗县区》专栏,报道全区101个旗县区市围绕自治区“8337”发展思路、定位,因地制宜,培育特色产业、发展非公经济、发展服务业、培养龙头企业、发展园区经济,推进城镇化建设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、保护生态环境,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的实践。

宽敞整洁的马路四通八达,特色各异的楼宇鳞次栉比,怡人悦目的绿地广场散布其中……如今,无论居住在东胜区还是做客东胜区的人们,都无不惊诧其变化之大。

从“经营城市”到“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”再到“产城一体化”,东胜区对于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不断升华,发展思路不断清晰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,一座规划合理、宜居宜业、充满北疆特色的东胜新城展现在世人面前。鄂尔多斯市委常委、东胜区委书记张平说:“这几年东胜区坚持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,为打造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、休闲度假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让东胜区在下一步实施自治区党委"8337"发展思路中占尽先机。”

东胜,变大了

“老同学,到二完小咋走来来?”一个在海南工作的高中同学,最近回东胜办事,给记者打电话如是说。乡音未变,路却不认识了。

2007年以来,东胜区确立了“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”的指导思想,大大激发了人们特别是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开拓进取的激情,城市建设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。这期间,鄂尔多斯万正集团的董事长武世荣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2002年前,东胜的铁西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。为了拓展城市空间,东胜区决定开发铁西区。但钱从何来?东胜区政府决定邀请企业联合开发。那时,面对充满风险的未来,人们心存疑虑。而武世荣当时仅是鄂尔多斯酒业公司的老板,企业规模并不算大。但他决定冒这个风险,对铁西18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土地一级开发。从此铁西新区的建设日新月异,而鄂尔多斯酒业公司也一举成为明星企业,目前总资产已达200亿元。

现在东胜建成区面积由58平方公里扩大到78平方公里,以包神铁路为界,分为铁东旧区和铁西新区两部分,东北西环绕着铜川、万利、罕台3个卫星镇。城市空间布局日趋合理,城市积聚功能不断增强。2007年至今,旧城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4.3万户,面积550万平方米,铁西新区一、二期基本建成,南部生态新城建设全面启动,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展开。目前,东胜全区基础设施覆盖率达94%,比2007年提高4个百分点,仅2012年,东胜城市道路建设投入就达52亿元,修建城市道路118公里。

据张平介绍,从2009年到现在,东胜城市建设的总投入就达1800亿元。东胜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见一斑。

东胜,变舒适了

“离家不远就是学校,孩子上学安全方便。”

“小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大病到专业医院。”

“购物去处多,小有便民店、大有商场。”

“交通四通八达,出行方便多了。”……

谈起东胜,人们七嘴八舌地这样评价这个城市。生活在这里,他们感到安全,方便,舒适。

城市的发展建设,不仅是外在硬件设施的变化,更重要的是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。在这方面,东胜的实践具有重要启示。

东胜把城市规划作为调节城市发展的“有形之手”,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引领城市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。本着布局合理、设施齐备、管理规范等原则,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,共新建改建58所学校;建成10个社区卫生中心、23个服务站;实施了北外环、109国道东线改造、包西铁路东胜西站等重点、20万吨中心城市供水工程;完成45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……

“在城市规划中,我们更加注意让便民设施配套建设齐全、规划布局合理,充分实现服务半径全覆盖。”区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“今后,东胜区将加快完善便民服务体系,配套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"三馆"等公益性场馆,布局新建一批医疗、幼儿园等便民服务网点,进一步打造5分钟便民服务圈,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。”

街道上的井盖坏了,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……当市民生活中遇到这些烦恼时,数字城管监督员就会及时利用手中的移动执法终端"城管通"拍摄、记录事发现场,职能部门则会按照规定的处置时限和处置标准到现场把问题处理好。“数字东胜”平台的建设让东胜实现了“网格化城市管理”模式数字城管。

据了解,近年来,依托“数字东胜”平台,东胜区实现了可视化、信息化、网格化管理全覆盖,构建了全方位、数字化、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保持社会秩序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,成为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区、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区,增强了广大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。

东胜,变美了

过去,东胜南边有个三台基水库,杂草丛生,污水横流。如今,名字变了,叫南湖公园,环境也变了,水质清澈,鱼肥草美,成了东胜人垂钓游玩的好去处。

城市变大了,并不是城市建设的目的。环境优美,风格独特,生活便利,才能让城市真正具有集聚和辐射功能。打造一个宜居宜业、适合旅游度假的现代化的东胜城,才是东胜人梦寐以求的夙愿。

经过不懈努力,与2005年相比,2012年东胜区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18亿元,林地面积净增了88万亩,达197.7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25%提高到34.94%,沙漠化面积锐减为31.4万亩,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88.4万亩,分别减少73%、61%。城市绿地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%,绿化覆盖率38%,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.36平方米。随着生态条件不断改善,空气质量明显提升。2012年东胜二级以上优良天气达341天,区域性优良气候正在形成。

“冬居海南岛,夏居东胜区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和赞誉,让东胜区可以底气十足地打造"中国避暑休闲之都"。”张平笑着说,“到时候,旅游业成为东胜区又一支柱产业,外地人都来东胜买房避暑,现在一些闲置的楼盘恐怕还要抢手呢!”

的确,全年340天优良天气,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两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,近3.5万旅游从业人员,100余家旅游企业,242家二星标准以上酒店,11家星级饭店,2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,10家旅游定点购物点,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在内的16家银行,还有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,共同构成了东胜区城市发展的新筋骨。厚重的民族风情、悠久的文化历史,更是为东胜区建设“中国避暑休闲之都”注入了不竭活力。

【评论】《东胜styIe》的背后

最近,一曲《东胜style》风靡网络,幽默诙谐的形式,道出东胜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一体化带来的巨大变化。

近年来,东胜的变化很大、很快。这其中的故事和人物很多。比如几大企业的发展壮大历程,比如王俊山创办民营公交公司,比如正在建设中的煤炭交易所,比如酒吧一条街,还有集市委干部、博客写手、本地业余摇滚歌手于一身的于荣刚……总之,东胜越来越像个大城市了。

东胜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,有许多亮点。城市框架拉大了,环境变美了,第三产业发展了,为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重要的是,东胜区历届党政领导一直坚持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,以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,推动着东胜区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上全速前进。

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。东胜区十分重视抓实体经济,强调“产城一体化”。自治区党委确立“8337”发展思路,为东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。东胜区正在以此为契机,利用区位和人才优势,打造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兴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“避暑休闲之都”。

东胜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折射出鄂尔多斯市乃至自治区的发展轨迹。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。在这个大的政策环境下,借助呼包鄂经济圈的黄金区位优势,东胜区找准定位,理清发展思路,激发全区58万干部群众无穷的创造力,踏踏实实,真抓实干,二次创业,东胜区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发展水平。

高温网带

高温网带厂

输送网带

不锈钢输送网带厂家

马蹄网带厂

友情链接